海运价暴跌,近二十年表现最惨淡的第一季度
2025-04-08 15:37:35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4-08 15:37:35
来源:
自年初以来,中国出口集装箱平均运价暴跌28%,为近二十年来表现最惨淡的第一季度。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多重因素。
由23家班轮公司数据编制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从年初的1548点骤降至一季度末的1112点。这一颓势主要源于现货市场运价的断崖式下跌。反映上海出口现货运价的SCFI指数年初至今重挫46%,创该指数2009年末设立以来最大首季跌幅。

2006年以来,CCFI指数一季度平均仅下跌2%,仅有四次跌幅超10%。此前的次差纪录是2023年一季度24%的跌幅。今年初亚洲出口市场本呈现积极态势:1月份东亚与东南亚出口货量同比激增20%,同时好望角绕航持续占用全球船队10-12%的运力。细分航线来看,欧元区等经济体增长预期低迷,抑制了对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进口需求,导致货物运输需求减少,欧地航线遭遇重创,欧洲与地中海航线平均运价分别下滑33%和32%。南北航线跌幅更为惊人,南非、澳新、南美和西非航线运价分别跳水40%、38%、35%和26%。唯中日航线运价保持坚挺。尽管形势严峻,当前平均运价仍较去年同期仅低8%,且较2019年高出39%。但特朗普政府拟大幅提升美国进口关税的举措,正将贸易不确定性推至近年新高。这些关税措施不仅直接影响对美贸易,还可能引发贸易伙伴报复性措施,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大型船公司、新的联盟如马士基等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了降价揽货的策略,导致海运价进一步下跌。部分中小货代甚至推出了“负运费”模式,即货代不仅不收取海运费,反而向货主支付一定费用给货主以吸引货物运输,进一步压低了运价。预计2025年集装箱船队运力增长超5%,海运价或将持续低于2024年水平,而新船的集中交付使全球运力同比增长5.5%,加剧了市场的供需失衡。若货量增长乏力叠加红海航线恢复正常,导致运力供大于求,2019年的超低运价水平可能很快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