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港口行业迎来了2018年年度报告集中发布期。初步统计,港口类上市公司中已有上港集团、宁波港、日照港、大连港、厦门港务、广州港等公司公布了财务年度报告,锦州港于1月份发布了2018年年度业绩预增报告。
综合分析大多数港口年报可知,2018年,全球经济贸易继续保持温和增长,外贸进出口增速创7年来新高,国际航运业持续回暖,相比于2017年,我国港口业务量仍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
考虑到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2019年港口限排、增值税减税新政出台等多重因素,港口发展既面临历史机遇,也面临环保大考的现实难题。有专家表示,2019年中国港口发展或许还需企业苦练内功再发力。
发展总体稳中有进
分析各年报可知,港口企业普遍认为2018年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基本平稳,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港口行业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港口行业的升级转型,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煤炭、能源产业逐渐回暖等,亦为港口行业带来利好。
春回大地的3月,大多数港口企业频传捷报。具体来说,大港的优势依然明显。3月28日,上港集团发布2018年年报,营业收入为380.43亿元,同比增长1.6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2.76亿元,同比下降10.92%,净利润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大关。
3月30日,宁波舟山港披露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80亿元,同比增加20.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4亿元,同比增加7.75%。年报显示,“集装箱装卸及相关业务”毛利贡献最大,该板块营业收入为46.4亿,营收占比为21.2%。
3月29日,青岛港发布年报称,截至2018年年末,青岛港全年营业收入117.41亿元,同比增长 15.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3亿元,同比增长 18.09%;总资产487.66亿元,同比增长1.48%。
此外,日照港、营口港2018年的营业收入都实现了增长,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44亿元、10.01亿元;同比增长74.69%、87.03%。报告期内,盐田港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17.38%。2018年锦州港业绩预计增加7870.45万元到10732.43万元,净利润同比增加55%到75%。
尽管大连港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54亿元,同比减少25.2%,但年报称是集团从控制风险、提高贸易服务质量和收益角度主动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导致贸易服务收入同比下降 78.4%。剔除贸易业务影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了4.5%。
截至目前,已公布年报的港口类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大都实现增长。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厦门港务、秦皇岛港、天津港,以及位于长江内河的重庆港九,利润有所下滑。
厦门港务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9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5%;实现利润总额1.86亿元、净利润0.25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27.05%、76.81%,主要系公司财务费用增加、码头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销售业务毛利率有一定下滑所致。
3月28日,秦港股份发布年报称,2018年营业收入为68.77亿元,同比减少2.22%,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8.1亿元,同比减少15.86%。公告分析,秦皇岛港受南方电煤需求、周边港口同质化竞争、环保压力较大及运输结构调整影响,吞吐量出现下降;秦港股份子公司曹妃甸煤炭港务煤炭吞吐量增幅较大并纳入吞吐量统计数据中,曹妃甸港吞吐量出现增长。
此外,天津港出现量增利减的情况。2018年天津港营业收入130.60亿元,同比下降8.23%;利润总额13.95亿元,同比下降11.2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0亿元,下降27.12%。利润总额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钢材、煤炭及制品、矿石等主干货类装卸业务量减少,装卸业务利润总额下降。
2018年重庆港九营业收入为63.66亿元,同比增加0.73%,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减少71.88%。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德全表示,2018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持续显现,表现在港口上的发展态势也是如此。
转型整合表现突出
2018年,中国港口行业持续保持总体向好的发展势头,但随着部分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去产能、沿海港口新码头投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港口行业通过完善功能链、延伸服务链、拓展价值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主动加快由传统的装卸港、目的港向物流港、贸易港、综合枢纽港转型升级,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港集团就是如此。随着公司可持续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上港集团依托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腹地,辐射整个东北亚经济腹地的主枢纽港地位已经形成,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上港集团母港集装箱吞吐量自2010年起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并连续两年超4000万标准箱。其中,洋山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42.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11.3%,占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43.9%。2018年12月,洋山四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营,各项生产指标均优于预期,展现了无人码头的非凡效率。
又如广州港。2018年,广州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广州国际航运枢纽能级显著提升。该港持续加大航线开辟力度,2018年新增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12条,巩固南沙集装箱主枢纽港地位,扩大非洲航线市场优势,着力增强亚洲、中东航线市场竞争力;新增增城、花都、重庆3个无水港(内陆港), 新增4条“穿梭巴士”线,海铁联运班列开进重庆、四川泸州,全年完成“穿梭巴士”驳船运输量166.9万TEU,内陆集装箱联运量6.1万TEU,同比分别增长9.7%和16.3%,“水水中转”业务稳步增长,海铁联运深入内陆,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
影响港口收益的另一因素就是港口整合。大连海事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匡海波教授表示,2018年可谓迎来了港口整合的热潮。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我国沿海要形成环渤海、长三角、 东南沿海、珠三角、西南沿海5个集合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强化群体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作用,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
2018年辽宁省成立了辽宁港口集团;南京港55%股权无偿划转至江苏港口集团;广东省出台以广州港集团和深圳港集团为两大主体的港口资源整合方案;山东省则组建了渤海湾港口集团,与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形成四大港口格局。目前港口整合趋势日益明显,逐步形成了全省整合、央企介入、港航联动的新局面,“一省一港”的格局初步形成,且招商、中远等央企、航运企业背景主体更多参与到港口整合中,长三角港航一体化逐步推进。
有港口企业在年报中指出,港口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议价能力,有效避免区域内竞争,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但匡海波表示,港口整合可能会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和分配,收益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从长远来看。周德全也有同样的看法:“短期内可能会促进港口效率的提升,但具体成效还需要看长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
周德全介绍,2019年第一季度,港口企业的景气指数为108.49点,较上季度小幅下降0.7点,继续保持在微景气区间,港口企业经营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港口企业的信心指数为122.08点,较上季度上升了5.91点,进入较为景气区间,港口企业家们对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有乐观态度。
“一季度,日照港、厦门港务、城陵矶国际港务集团都迎来了开门红,且自4月1日起,中国增值税减税新政正式落地,也会为港航企业带来诸多利好,这些因素都可能刺激港口发展信心。”周德全预测,2019年,中国港口市场可能仍处于较为稳健的状态,港口企业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发展趋势预测稳健,但匡海波建议,企业本身仍需认清行业发展形势,加紧修炼内功。他指出,中国港口行业高速发展了20年,依靠传统装卸业务为主的高速发展时代即将迎来终结。“目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港口行业的竞争模式也应通过能力和吞吐量的竞争,转为口岸效率、服务质量、业务模式、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竞争。所以港口企业要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应站在全球价值链中考虑自己的定位,顺应全球行业需求变化,把握经济发展规律。”
匡海波补充说,港口企业应将传统的港口装卸、堆存的单一功能,发展为港口装卸、仓储、运输、工业、商贸物流、旅游等多元化的功能,加快完善集疏运体系,苦练内功,降低成本。
记者梳理各港年报后发现,2018年,不少港口已将信息化、智能化作为“练内功”的发力点。比如去年,招商局港口完成“E-Port”二期建设,启用“EDI”平台系统、呼叫中心、大数据平台和视觉化平台等各项平台的集成和服务建设,实现对船公司、拖车司机等全覆盖,并积极推进RTG远端控制、数字化港口建设、全球集装箱大数据分析等项目,大大提升了港口业务科技含量;上港集团力争把集团打造成为全球港口行业科技先行者,聚焦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港口四个方向,提出“科技兴港”战略。2019年,该集团还将不断优化改进洋山四期生产管理系统与设备控制系统,争取用3—5年时间完成传统码头的自动化改造;再如天津港,将积极推进智能调度指挥系统、绿色智慧型干散货码头升级等重点科技项目……
此外,匡海波认为,1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限硫令”,或许将让港口企业在2019年处于相对严峻的形势。包括2018年11月出台的《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也明确要求未来各大类型船舶均应具备船舶岸电系统船载装置。这也意味着,港口企业还需在岸电设施规划上增加不少投入。
“一艘万吨轮排污量等于5000辆小汽车,港口是排污大户,所以港口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可能会陡增。”匡海波建议,港口要顺势而上,绿色发展,这是港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
作者:全媒记者 周佳玲 杨柳 见习记者 王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