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港口将推进资源整合
2025-03-25 17:11:44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3-25 17:11:44
来源:
珠江口的浪花翻涌着时代机遇,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以壮阔气魄开启港口资源整合的宏伟征程。这不仅是港口的物理重组,更是一场关乎经济命脉的智慧交响,当散落的港口明珠串联成链,珠江口的涛声将化作湾区经济跃升的最强音。
广东的港口群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珠江沿岸。然而,这些港口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缺乏协同,导致资源分散、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日益凸显。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这种分散的格局显然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广东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果断决策,提出要有序推进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广东港口资源整合带来的协同联动效应,将释放出巨大的红利。

广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等18个沿海港口,2023年货物吞吐量达22.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8265万标箱,两项数据均居全国首位,数据耀眼却难掩隐忧。各港口间航线重复、资源错配、同质化竞争激烈,甚至出现“一港多主体”“一港多政策”的乱象。例如,珠三角地区某大型企业运输同一批货物,需在东莞港、佛山港、中山港间辗转中转,物流成本增加30%以上。通过成立省级港口集团、优化功能布局、推动智慧化管理,广东正将分散的港口资源编织成一张“海陆空”立体联动的物流网络,让珠江口的每盏航标灯都成为指引经济巨轮的智慧坐标。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要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协同效应。
以广州港、深圳港为核心极核,珠海港、湛江港为区域极核,形成“双核引领、多点协同”的港口布局。其中,广州港、深圳港为国际枢纽海港,珠海港对接港澳、联动西江,推动汕头港打造粤东枢纽港,湛江港则成为对接海南自贸港的“桥头堡”。未来,全省港口将形成“北向辐射中南西南、南向对接东盟、东向联动粤港澳”的立体网络。提升港口重点物资装卸能力和全球海上通道韧性,规划建设一批煤炭、油气、矿石、粮食、集装箱等码头。提升内河高等级航道服务能力,推进北江上延、东江、顺德水道等航道扩能升级。支持广州港、深圳港拓展腹地纵深,布局内陆港,加密驳船航线。加强国际物流出海大通道建设,巩固广州港、深圳港面向欧美、东南亚、非洲的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港优势地位,扩大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布局和覆盖范围,加大日韩、印巴、中东、南美等航线拓展力度。强化粤港澳大湾区贸易、航运枢纽功能,扩大“组合港”“并行港”试点。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广东各港口资源整合的愿景愈发清晰。全省港口将形成“一核两极”港口发展格局,N个特色港口的“1+2+N”格局,货物吞吐量有望突破3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亿标箱,携手港澳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届时,珠江口的港口群将如璀璨的银河,既各自闪耀,又彼此辉映,成为“一带一路”的超级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黄金节点。